家里朋友聚會,兩個不到三歲的小男孩在客廳里玩耍,玩至盡興處,竟拿著水槍往大人身上、屋子里四處噴水。其中一個男孩的媽媽厲聲呵斥:“快停下,怎么這么沒有規(guī)矩?”媽媽嗚哩哇啦喊了一通,兩個孩子正玩得剎不住車,就像沒聽見一樣,繼續(xù)“打水仗”。
這時另一個男孩的媽媽拍了拍手,說:“我知道洋洋和兵兵是好孩子,知道在屋里不能亂噴水,看看誰是好孩子先停下來?哎,看洋洋是不是最聽話。靠,兵兵也不能落后了!蹦莻叫洋洋的男孩猶豫了一下,還想噴,結果那個叫兵兵的男孩搶先放下水槍,大叫:“耶,我勝了,我是好孩子了!毖笱笠糙s緊放下水槍。這個媽媽馬上獎勵:“都是懂事的好孩子,來,阿姨領你們出去玩!眱蓚孩子高高興興地跟著上了電梯,客廳里終于安靜了下來。
你看,這就是孩子。表揚的力量永遠比批評的力量要大。所以,做媽媽的面對孩子,要不吝鼓勵和贊美,這會在孩子的教育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人類行為學家約翰·杜威曾說:“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,希望被贊美!泵總人都希望被贊美,在心理學意義上源自于個體渴望被尊重、被認可的精神需求。一旦這種精神需求被滿足,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。
在美國,拿破侖·希爾(NapoleonHill)這個名字家喻戶曉。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,他創(chuàng)建的成功哲學和十七項成功原則,以及他永遠如火如荼的熱情,鼓舞了千百萬人,因此他被稱為“百萬富翁的創(chuàng)造者”。拿破侖·希爾很小母親就去世了。有一天,他的父親把繼母領回了家。當這位陌生的女子進入家庭的那一天,拿破侖·希爾很擔心她對自己的態(tài)度,就雙手交叉著放在胸前,直立著凝視她,沒有絲毫歡迎的表情。
父親對繼母說:“這就是拿破侖,是希爾兄弟中最壞的一個!蹦闷苼觥は栍肋h不會忘記他的繼母是怎樣對待父親這句話的。她把雙手放在拿破侖的兩肩上,溫和慈愛而堅定地看著他的眼睛,說:“這是最壞的孩子嗎?完全不是。他恰好是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個,而我們所要做的一切,無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質發(fā)揮出來。”
那一刻,拿破侖·希爾意識到自己將永遠有一個親愛的人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他愿意聽從繼母的教導,在繼母的激勵下,他努力去追求做出偉大的成就,成為一個成功的人。
世界上最容易做也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,就是動不動給別人提意見,挑別人的毛病。即便是小小的孩子,也不愿意被強迫和批評。做媽媽的不妨想想,我們在和孩子一起的歲月里,給予了孩子多少鼓勵和贊美?又給予了多少批評和指責?諷刺地、批判地、挑剔地對待孩子的方式,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最忌諱的方式。
人是一種喜歡被別人愛、被別人理解的動物。心靈如玻璃般透明的孩子,更需要我們的呵護與賞識。對孩子來說,重要的是具有自信、自愛的精神,這種精神更多來源于最初養(yǎng)育他的那個人那里。媽媽鼓勵的眼神,肯定的話語,像是自信的種子,播撒在孩子的心田。
經常在電梯里遇到某個媽媽領著孩子去上數學班或者作文課,我說:“啊,這么聰明的孩子還用去補習班?上課認真聽講、課后認真完成作業(yè)就會有好成績。對不對孩子?”我這樣說是有目的的,可那位媽媽不領會,當著孩子的面會說:“哎呀,沒辦法,他數學不好,作文也不好,不上課外班怎么行?”孩子眨巴著眼睛看著我,我在心里為那位媽媽著急:怎么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就給他下這樣的結論?即使是真的不好,也要淡化,以鼓勵為主啊!但愿那個媽媽看到這一段,反省一下自己對孩子的嚴厲中,是否還有某一點忽視了教育心理的運用?
又想起日本的那本書《窗邊的小豆豆》。作者黑柳徹子是亞洲唯一一位聯(lián)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,世界上最有名的、擁有數十億觀眾的電視節(jié)目主持人,被美國《紐約時報》、《時代》周刊等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。而她,卻是一個因為淘氣,一年級就被迫退學的孩子。
她寫的這本書是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,被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發(fā)行。寫的就是她被迫退學后,來到巴學園,在校長小林先生的愛護、鼓勵和引導下,從一個“怪怪”的孩子,逐漸變成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。作者終生記得校長小林先生對她說過的一句話:“你真是個好孩子!
正是這么一句寶貴的話,改變了小豆豆的一生。令人感動的是,小豆豆在巴學園的日子里,小林先生不斷地對她說著這句話:“小豆豆,你真是一個好孩子!蹦嵌螘r光,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。
“你真是個好孩子”是孩子最愛聽的一句話。
我們愿意把世界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,可是,仔細想一想,我們是不是把這句孩子最喜歡聽的話說給了他呢?
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。在他身上一定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地方,有這一點就足夠了。你越是欣賞他,越是讓他感覺到他有力量,他就越有力量,就會活出我們所期望的精彩來。據說,有人曾經指著擺在一起的幾十盆青松,要別人辨認,看哪些是真松,哪些是假松。這些青松形狀、色澤一模一樣,可是有人很快就辨認出了真假。問其原因,他說:“這很簡單,只要細看那枝葉,凡有小小蟲眼的,定是真松!边@就叫“無疵不真”。
有一個媽媽在人到中年時,看到自己大學剛畢業(yè)時的照片,自言自語地說:“我過去也不丑嘛!”可是從小到大,她一直覺得自己不好看,甚至很少有勇氣去照鏡子。因為從她記事起,她的媽媽就總是當著她的面,用擔憂的語氣說她的缺點,搞得她外表要強,內心一點自信也沒有,在工作、交往中因為自卑錯過了許多機會。
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,一直是被教導要謙卑的,個性的張揚不被提倡。在學校里,如果我們說“將來我的志愿是當小丑”,我們的老師可能會斥責說“真是胸無大志”,而外國的老師則會說:“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!”在家里,如果我們說“媽媽,這次我的分數提高了很多呢”,媽媽會說:“別驕傲,你還差得遠呢!”我們的媽媽們更多時候對我們“挑刺”,而很少在我們身上“賞花”。雖然我們也在這樣的“嚴格”教育中長大成人,但在心靈深處,總還在渴望著那么一份贊賞和肯定。那是幼年時期靈魂中的一個空洞。
贊賞的、鼓勵的,但又是有所指導的,這樣的教育不在于母親有多少文化,而在于她有沒有慈愛安靜的心。我認識一位媽媽,是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,她沒有給兒子富裕的家境,一直以來生活都是拮據艱辛的,但她給予了兒子永遠的欣賞和鼓勵。在她八十多歲去世后,她的兒子最難忘的就是母親從小對他說的那句話:“再使點勁兒,你會更好哩。” 用母親最真摯的愛和贊美,給孩子一個完滿、健康、自信的心靈吧。相信我們的孩子,那個新鮮的、充滿活力的新生命,一定有更多的優(yōu)點,值得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、懷著肯定之心去贊美,孩子回饋給我們的,將是無數個驚喜!
本文來自:逍遙右腦記憶 http://yy-art.cn/zaojiao/1037606.html
相關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