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清
]
顧炎武
《五代史
·
馮道傳
·
論》曰: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,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善乎,管生之能言也!禮義,治人之大法;廉恥,立人之大節(jié);蓋不廉則無所不取,不恥則無所不為。人而如此,則禍敗亂亡,亦無所不至;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,無所不為,則天下其有不亂,國家其有不亡者乎?然而四者之中,恥尤為要。故夫子之論士,曰:“行
己有恥。”孟子曰:“人不可以無恥。無恥之恥,無恥矣。”又曰:“恥之于人大矣,為機變之巧者,無所用恥焉。”所以然者,人之不廉,而至于悖禮犯義,其原皆生于無恥也。故士大夫之無恥,是謂國恥!
吾觀三代以下,世衰道微,棄禮義,捐
廉恥,非一朝一夕之故。然而松柏后凋于歲寒,雞鳴不已于風
雨,彼昏之日,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!頃讀《顏氏家訓》有云:
“
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:
‘
我有一兒,已十七,頗曉書疏,教其鮮卑語,及彈琵琶,稍欲通解,以此伏事公卿,無不寵愛。
’
吾時俯而不答。異哉,此人之教子也!若由此業(yè)自致卿相,亦不愿汝曹為之。
”
嗟乎!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亂世,猶為此言,尚有《小宛》詩人之意,彼閹然媚于世者,能無愧哉!
羅仲素曰:教化者朝廷之先務(wù),廉恥者士人之美節(jié);風俗者天下之大事。朝廷有教化,則士人有廉恥;士人有廉恥,則天下有風俗!
古人治軍之道,未有不本于廉恥者!秴亲印吩唬
“
凡制國治軍,必教之以禮,勵之以義,使有恥也。夫人有恥,在大足以戰(zhàn),在小足以守矣。
”
《尉繚子》言:
“
國必有慈孝廉恥之俗,則可以死易
生。
”
而太公對武王:
“
將有三勝,一曰禮將,二曰力將,三約止欲將。故禮者,所以班朝治軍而兔苴之武夫,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;豈有淫芻蕘,竊牛馬,而為暴于百姓者哉!
”
《后漢書》: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,
“
羌豪帥感奐恩德,上馬二十匹,先零酋長又遺金?八枚,奐并受之,而召主簿于諸羌前,以酒酹地曰:
‘
使馬如羊,不以入?;使金如粟,不以入懷。
’
悉以金馬還之。羌性貪而貴吏清,前有八都尉率
好財貨,為所患苦,及奐正身潔己,威化大行
”
。嗚呼!自古以來,邊事之敗,有不始于貪求者哉?
[
注釋
]
①之推:即顏之推
2
.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,不正確的一項是(
3
分
)
A
.行
己有恥
行:行事
B
.棄禮義,捐
廉恥
捐:放棄
C
.則可以死易
生
易:替換
D
.前有八都尉率
好財貨
率:帶領(lǐng)
3
.下列屬于直接討論“廉恥”問題的一組是(
3
分)
①人之不廉,而至于悖禮犯義,其原皆生于無恥也。
②彼昏之日,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!
③士人有廉恥,則天下有風俗。
④彼閹然媚于世者,能無愧哉!
⑤將有三勝,一曰禮將,二曰力將,三約止欲將。
A
.①②④
B
.①③⑤
C
.②③④
D
.②④⑤
4
.下列對文章有關(guān)內(nèi)容的分析或推斷,不正確的一項是(
3
分)
A
.“禮義廉恥”四者是維系國家命運的關(guān)鍵,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有羞恥之心。
B
.如果一個人沒有廉恥之心,會導致失敗,災禍甚至死亡。
C
.顏之推否定了齊國一士夫教育孩子的方法,也反對自己的孩子去做官。
D
.張奐是個廉潔的人,他把羌人的財貨退還,使威望教化得到了發(fā)揚。
5
.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(
6
分)
(
1
)若由此業(yè)自致卿相,亦不愿汝曹為之。(
3
分)
譯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
2
)邊事之敗,有不始于貪求者哉。
3
分)
譯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本文來自:逍遙右腦記憶 http://yy-art.cn/gaozhong/1304127.html
相關(guān)閱讀:《潘將軍失珠》閱讀答案及翻譯
“崔浩,字伯淵,清河人也”閱讀答案及翻譯
《冷泉亭記》閱讀答案附翻譯
《崔浩字伯深》閱讀答案及翻譯
“御史大夫韓安國者,梁成安人也”閱讀答案及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