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國學?照我的看法:國學就是“六藝”之學,就是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。所以一般的詩文寫作,不應(yīng)該包括在國學的范疇之內(nèi),那是另外的功夫。寫詩,寫文章,這不是國學。古文念得好,現(xiàn)代的文章就能寫好。沒有古文的功底,現(xiàn)代的文章也寫不好。古詩文里邊,有道,也有學。詩本身就是一種修養(yǎng)。但古人還會問他背后的“學”好不好,學問怎么樣。所以古人把詩看成學的別體,不看成學的本身。詩就是你的“學”,對不對?不一定對。當然,學問好,詩的格調(diào)也會不同。所以,古今的大家,為什么詩好?是因為學問好。有人也會寫詩,平仄韻律對仗,一點挑不出毛病,可是背后沒有學問,沒有德范的支撐,就索然無味。缺了這兩條,詩的價值就降低了。我稱贊
詩分唐宋。唐詩闊大,各種流派,邊塞也好,山水也好,寫實也好,浪漫也好?墒,到了宋代,詩與唐代完全不同風格了。所以有人說,唐后無詩。這話對不對?唐后無唐詩,但是有宋詩。宋代的詩開了中國詩學的新生面。蘇東坡、黃庭堅的詩,也是前無古人。還有詩余做補充。宋代的詞又開出另外的新局,各大家都出來了。蘇東坡、歐陽修、李清照、陸游、辛棄疾。宋代的詩,與禪宗有相當?shù)慕Y(jié)合。無禪就無宋詩。唐那樣的闊大,已經(jīng)打開那樣大的局面了,盛唐格局大得不得了。宋詩又開出這么一個新格局來,它跟思想結(jié)合得更好了,跟宋代思想最高的點、跟宋代理學相表里。
宋代理學根本的貢獻,在于它不單是對孔孟的繼承,還吸收了佛教特別是禪宗的思想,也吸收了道家和道教的思想,成為宋代理學。陳寅格把宋代理學稱作“新儒家”,因為它跟先秦,跟漢代不一樣了。新在哪里?在于它吸收了各家的思想,形成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奇觀,一個大的思想?yún)R流,所以不得了!朱子的學問,包括二程、周、張,都了不起。這是宋代思想的大格局。以詩來講,宋詩的地位同樣是很高的。講中國詩的歷史,唐了不起,宋也了不起。元代的詩其實也很了不起,像元遺山元好問,他的詩也了不起。明詩能輕視嗎?明詩又是大家輩出。明詩有什么特點?明詩是返唐的,重新回到唐。明代的詩有唐詩的余韻。清詩又開一新局,清詩是返宋的。從清詩可以看到宋詩的神韻,最典范的代表就是晚清同光體諸大家。他們不是一般的返宋,他們得宋詩的神韻和一些基本的規(guī)制,形成了一個流派。
判斷詩的好壞,跟學連在一起。有學問的詩跟無學之詩,是完全不同的。有學問的詩,味道深遠,有學問襯底,故深。所以陸游講,功夫在詩外,主要是學問。學問的累積如何,決定了詩的基本面貌。
《詩經(jīng)》里的詩,和后來的文人詩歌寫作,不能同日而語!对娊(jīng)》經(jīng)過孔子的刪訂,溫柔敦厚思無邪,有大公大德存在。中國過去的大學者的文集,一般都是把“學”,比如解《易》,解《語》、《孟》,研究《詩經(jīng)》的傳注什么的,放在文集的前頭,末編才是自己的詩文。過去很少有大學者不會寫詩的,這是中國學問的一個傳統(tǒng)。當然有的寫得好,也有寫得不夠好。但是詩文和“學”的輕重不一樣。他們一般都不把詩文看成“學”。
作為“六經(jīng)”之一的《詩經(jīng)》,跟后來文人雅士寫的詩,是不同的概念。《詩經(jīng)》是中國人文的源頭,它的博大淵雅,是后來任何一個單獨個人無法達到的!对姟啡倨,已經(jīng)成“經(jīng)”了。它不僅是儒家的基本經(jīng)典,也是中國學術(shù)的基本經(jīng)典。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詩,還是蘇東坡和黃山谷的詩,它們都不能叫“經(jīng)”。區(qū)別就在這里!对娊(jīng)》所以被稱為“經(jīng)”,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禮儀德范、精神價值在里面,是可以作為中國人修身的教材的。古人蒙學開始,一般先念《詩經(jīng)》,絕不是先念唐詩、宋詩。即使到了明朝清朝,發(fā)蒙的時候,也是先念《詩經(jīng)》,絕不是先念唐詩、宋詩。先念蘇東坡的詩,是要挨打的。李白、杜甫、蘇東坡,詞曲,白話小說,是自己偷偷念的書!对娊(jīng)》進入了學校教育,李白、蘇東坡不能!对娊(jīng)》與后來的學者文人寫的詩,完全不能相提并論,彼此的地位價值不一樣!对娊(jīng)》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淵藪,是詩學的源頭。我們不能說,杜甫、李白是中國文化的淵藪。他們都是中國文化的流裔。諸子百家、四部的學問,都是“六經(jīng)”的流裔,詩文更是流裔的流裔了。
(
摘自劉夢溪《國學與詩學》)
8.關(guān)于“學”與“詩”的表述與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項是
A.國學念得好,詩歌文章就能寫好。沒有國學的功底,詩歌文章也寫不好。
B.古今的大家,詩好實質(zhì)就是因為學問好。骨子里沒有學問,也就沒有德范的支撐,當然詩就索然無味。
C.作者稱贊范曾先生的詩,是因為范曾先生的學問根底好,還因為他的詩背后的東西,能和作者相通。
D.古人詩可以看成學的別體,但是不看成學的本身的見解有道理。詩就是“學”的說法有道理但不一定對。
9.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
A.《詩》三百篇之所以成為“經(jīng)”,是因為它不僅是儒家的基本經(jīng)典,也是中國學術(shù)的基本經(jīng)典。
B.《詩經(jīng)》里的詩經(jīng)過孔子的刪訂,溫柔敦厚思無邪,有大公大德存在。和后來的文人詩歌寫作,不能同日而語。
C.中國過去的大學者的文集,一般都是把“學”放在文集的前頭,末編才是自己的詩文。這表明過去的大學者們一般都不把詩文看成“學”。
D.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詩,還是蘇東坡和黃山谷的詩,它們都不能叫“經(jīng)”,因為他們的詩創(chuàng)作時間太晚了。
10.文中說“宋代的詩開了中國詩學的新生面”,結(jié)合原文說說“新生面”包含哪些內(nèi)容。
參考答案: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“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(wǎng)”
8. D(A.原文無此意;B.原文是“可是背后沒有學問,沒有德范的支撐,就索然無味”;C.原文說的是:我們兩個講得來,是因為他的詩背后的東西,能和我相通)
9.D(“創(chuàng)作時間太晚”觀點錯誤。原文“《詩經(jīng)》所以被稱為“經(jīng)”,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禮儀德范、精神價值在里面,是可以作為中國人修身的教材的。”)
10.宋詩營造出一個新的格局,(1分)它跟思想結(jié)合得更好了,跟宋代思想最高的點、跟宋代理學相表里,既有對儒家思想的繼承,又有對禪宗和道家、道教思想的結(jié)合。(“思想”有具體內(nèi)容1分)除了宋詩這一體裁外,還出現(xiàn)了詩余新體裁,(1分)并且出現(xiàn)許多大家。
本文來自:逍遙右腦記憶 http://yy-art.cn/gaozhong/497626.html
相關(guān)閱讀:季羨林《中國文化的內(nèi)涵》閱讀答案
在詩與思的辯難中,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來自同樣“富有熱情與痛
宗白華《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(tài)度》閱讀答案
《墨家剎那輝煌之后為何在歷史上失蹤了?》閱讀答案及解題指導
《歷史性的活化、延伸與推進》閱讀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