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情表》訓(xùn)練提高

編輯: 逍遙路 關(guān)鍵詞: 高中語文 來源: 高中學(xué)習(xí)網(wǎng)

1.根據(jù)課文,在下列各句的橫線上填上相應(yīng)的內(nèi)容。

 

①但以劉         ,          ,人命危淺,朝不慮夕。

 

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,內(nèi)無應(yīng)門五尺之僮,          ,          。

 

③       ,       ;         ,       。母孫二人,更相為命,是以區(qū)區(qū)不能廢遠。

 

④是以臣盡節(jié)于陛下之日長,報養(yǎng)劉之日短也。           ,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
 

答案:①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。②煢煢孑立,形影相吊。③臣無祖母,無以至今日;祖母無臣,無以終余年。④烏鳥私情,愿乞終養(yǎng)。

 

2.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:

 

A.險釁xìn   優(yōu)渥wò      洗馬xǐ      更相為命?ēn?

 

B.逋慢bū    煢煢 qión?   盤桓yuán   門衰祚薄zuò

 

C.日篤dǔ    期功jī      陛下bì      終鮮兄弟xiān

 

D.閔兇mǐn   矜育jīn    拔擢zhuó    猥以微賤wěi

 

解析:A項“洗”表示姓和官職(洗馬)時念xiǎn!案北硎尽案、更換”的意義念?ēn?。 B項“桓”念huán(不要誤讀成“垣yuán”)。 C項“期”,表示周年、周月和服喪一周年時念jī,“鮮”,表“稀少”的意思時,念xiǎn。

 

答案:D.

 

3.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項有:

 

A.行年四月,舅奪母志。            奪:奪取

 

B.而劉夙嬰疾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嬰:纏繞

 

C.謹拜表以聞。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聞:知道

 

D.臣欲奉詔奔馳,則劉病日篤 。      篤:病重

 

E.煢煢孑立,形影相吊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孑:孤單,與“煢煢”同義

 

F.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逮:及、至。

 

G.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骸昂瘛钡姆戳x詞

 

H.庶劉僥幸,保卒余年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卒:終

 

解析:舅奪母志,奪,喪失、改變。成語“三軍可以易帥,匹夫不奪志”,奪與易同義。具以表聞,聞,動詞的使動用法,使(皇上)聞。日薄西山,薄,逼近,念bó。薄,作單音節(jié)詞,念báo,如~餅、~待、~酒、~田;在雙音節(jié)詞和成語中念bó。

 

答案:ACG。

 

4.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義:

 

A.①凡在故老,猶蒙矜育。②本圖宦達,不矜名節(jié)。③愿陛下矜憫愚誠,聽臣微志,

 

B.①詔書特下,拜臣郎中。②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,謹拜表以聞。③拜送書于庭。(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

 

C.①臣以供養(yǎng)無主,辭不赴命。②臣具以表聞,辭不就職。③旦辭爺娘去,暮宿黃河邊。(《木蘭詩》)

 

D.①臣以險釁,夙遭閔兇。②猥以微賤,當侍東宮,③臣具以表聞,辭不就職。

 

解析:本題列出的都是一詞多義現(xiàn)象,要求根據(jù)具體語境,準確理解它們的意義。這是閱讀的基本功之一。

 

答案:A項①③憐惜、同情,②注重、崇尚。B項①授與官職、任命,②呈上、獻上,③跪拜禮。C項①②推辭、辭謝,③辭別、告辭。D項①因,②憑,③拿、用。

 

5.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:

 

A.臣以險釁,夙遭閔兇。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而劉夙嬰疾病,常在床蓐。

 

C.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臣密今年四十有四。

 

答案:A項閔,教材注通“憫”,本資料注“閔”,病困,兇喪,不是通假用法!伴h”通“憫”,表“憐恤、哀傷、憂慮”等義。B項蓐,本指草席、草墊,文中通“褥”,指坐臥時鋪在床椅上面的墊子、褥子。C項零丁,通“伶仃”。D項有,通“又”。

 

6.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同形異義詞:

 

A.臣少多疾病,九歲不行,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

 

B.而劉夙嬰疾病,常在床蓐,臣侍湯藥,未曾廢離。

 

C.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,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。

 

D.欲茍順私情,則告訴不許。

 

解析;古今同形異義詞,是文言文閱讀的難點之一,稍不注意,就容易犯望文生義的毛病,用今義釋古義。閱讀時要特別留意。

 

答案:A項不行,文中意義是“不能行走”,今義表示“不可以、能力不夠”等。成立,文中的意義是“長大成人”,古有三十而立的說法。今義是表示“某項事情籌劃成功或某觀點能站得住腳”等。B項 湯,文中指加水把中藥熬煎,今義指菜湯。廢,文中與“離”同義復(fù)用,今義表示“廢棄、廢止”。C項秀才,文中指優(yōu)秀的人才,與明、清朝時科舉考試的“秀才”不同。D項告訴,文中表示的意義是“請求、訴求”,今義指“通知對方,使人知道”,也表示“向法庭起訴訟”。

 

仔細閱讀下面語段,回答7--10問題:

 

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,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。臣以供養(yǎng)無主,辭不赴命。詔書特下,拜臣郎中,尋①蒙國恩,除②臣洗馬。猥以微賤,當侍東宮,非臣隕③首所能上報。臣具以表聞④,辭不就職。詔書切峻,責臣逋⑤慢?たh逼迫,催臣上道;州司臨門,急于星火。臣欲奉詔奔馳,則劉病日篤⑥;欲茍順私情,則告訴不許:臣之進退,實為狼狽。

 

7.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義:

 

答案:①不久。②授予官職,與“拜”同義。③掉落。④使……聞,動詞使動用法。⑤逃避、拖延。⑥深、甚。

 

8.指出文中用了比喻和夸張的語句,說說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:

 

解析:這是一道修辭分析題,同時要求分析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,所以這同時又是一道語言鑒賞題。

 

答案:“州司臨門,急于星火”,這是比喻兼夸張,形象地描寫了自己所蒙受的逼迫和巨大壓力!俺贾M退,實為狼狽”,這里是比喻,形象地描寫了自己左右為難,無所適從的尷尬。

 

9.思考并回答下面問題:

 

A.本段為什么要以“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”八個字起筆?

 

B.陳述太守、刺史對自己的薦舉,其用意是什么?

 

C.“臣具以表聞”,這奏表的內(nèi)容是什么?

 

D.本段文字要說明的中心是什么?

 

E.這段文字與下文有什么關(guān)系?

 

解析;這是一道綜合分析理解題。A、B項側(cè)重揭示文字背后的用意。C項“表”的內(nèi)容作者雖然沒有明言,但根據(jù)上下文可以揣摩出它的大意。D項要求概括本段中心內(nèi)容,實際就是考查捕捉中心句的能力。E項要求分析本段文字在全篇中的作用。這些題目體現(xiàn)了文章分析和鑒賞的基本要求。

 

答案:A,開頭稱頌朝廷清明教化,以此必不可少的阿諛之詞博取晉武帝好感!扒寤倍衷谖闹嘘P(guān)涉重大,有領(lǐng)起下文的作用,“察臣孝廉”“舉臣秀才”“拜臣郎中”“除臣洗馬”是自己“沐浴清化”的表現(xiàn),而“孝治天下”也是政治“清化”的內(nèi)容,這便為全文的論說確定了一個能得到晉武帝認可的前提。B,追述自己因“供養(yǎng)無主”,對太守、刺史的“察”“舉”,曾經(jīng)“辭不受命”,對下文有鋪墊的作用,一方面說明自己不能應(yīng)召并非即興之想,而是確有困難,另一方面也說明自己的苦衷曾經(jīng)為地方官吏所諒解,委婉地指斥朝廷催逼甚急有背情理,同時也為下文“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”一句張本。C,“表”的內(nèi)容包括兩個方面,一方面是對朝廷征召表示無限感激,“猥以微賤,當侍東宮,非臣隕首所能上報”,另一方面是表白“供養(yǎng)無主”“辭不就職”。D,本段的中心是說明由于“詔書切峻”“郡縣逼迫”,使“臣之進退,實為狼狽”。E,本段突出朝廷征召,使自己陷入忠孝兩難的境地。那末作者對這一人生難題,究竟如何決斷呢?他會把祖母棄置不顧嗎?他能說服晉武帝放棄成命嗎?這便為下文留下懸念。

 

10.將“詔書切峻”以下的文字翻譯成現(xiàn)代散文:

 

解析:翻譯時要注意文中關(guān)鍵字詞意義準確。本文重要的詞語是:切峻、逋慢、臨門、日篤、告訴、狼狽。

 

答案:但是詔書急切嚴峻,責備我故意逃避、怠慢?たh長官一次又一次催促我立刻上路;州府官員親自登門,逼迫急如星火,刻不容緩。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,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;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,但一再向長官請求、申訴又不見準許。我是進退維谷,處境十分尷尬。

 

《瀧岡阡表》是歐陽修為父親歐陽觀墓碑寫的一篇碑文,下面是其中節(jié)選的一段文字,讀后請回答11--17題:

 

修不幸,生四歲而孤。太夫人守節(jié)自誓,居窮,自力于衣食,以長(zhǎn?,撫養(yǎng))以教,俾(bǐ,使)至于成人。太夫人告之曰:“汝父為吏,廉而好施與,喜賓客,其俸祿雖薄,常不使有余,曰:‘毋以是為我累!势渫鲆玻瑹o一瓦之覆、一垅之植以庇而(通“爾”,你)為生,吾何恃而能自守耶?吾于汝父,知其一二,以有待于汝也。自吾為汝家婦,不及事吾姑(婆母),然知汝父之能養(yǎng)也。汝孤而幼,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,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。吾之始歸(古時女子出嫁稱“歸”)也,汝父免于母喪(母親死后,守喪期滿。舊時父母或祖父母死,兒子與長房長孫須謝絕人事,做官的解除職務(wù),在家守孝三年,也叫守制)方逾年,歲時祭祀,則必涕泣,曰:‘祭而豐,不如養(yǎng)之薄也!g御(用、進用)酒食,則又涕泣,曰:‘昔常不足,而今有余,其何及也!’吾始一二見之,以為新免于喪適然耳。既而其后常然,至其終身未嘗不然。吾雖不及事姑,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(yǎng)也。汝父為吏,嘗夜燭治官書,屢廢而嘆。吾問之,則曰:‘此死獄也,我求其生不得爾!嵩唬骸汕蠛?’曰:‘求其生而不得,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。矧(shěn,況且)求而有得耶?以其有得,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。夫常求其生,猶失之死,而世常求其死也!仡櫲檎弑甓⒂谂,因指而嘆,曰:‘術(shù)者謂我歲行在戌(歲星運行到戌年。歲星,即木星,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。古時以十“天干”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“地支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紀年,但習(xí)慣上只重視“地支”)將死,使其言然,吾不及見兒之立也,后當以我語告之!淦骄咏趟拥,常用此語。吾耳熟焉,故能詳也。其施于外事,吾不能知;其居于家,無所矜飾,而所為如此,是真發(fā)于中者耶!嗚呼!其心厚于仁者耶!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。汝其勉之。夫養(yǎng)不必豐,要于孝;利雖不得博于物,要其心之厚于仁。吾不能教汝,此汝父之志也!毙奁局,不敢忘。

 

11.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義:

 

A.間御酒食,則又涕泣,曰:‘昔常不足,而今有余,其何及也!’

 

B.吾始一二見之,以為新免于喪適然耳。

 

C.求其生而不得,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。

 

D.其居于家,無所矜飾,而所為如此,是真發(fā)于中者耶!

 

E.利雖不得博于物,要其心之厚于仁。

 

F.回顧乳者抱汝而立于旁,因指而嘆。

 

解析:A,聯(lián)系“故其亡也,無一瓦之覆、一垅之植以庇而為生”句,故知“間”當為“間或、偶然”。B,利用“對文見義”,知道“適然”當與“常然”意義相反。D,“矜飾”當與“發(fā)于中”相反。E,聯(lián)系成語“厚此薄彼”。F,防止用今義釋古義,把它當作一個雙音節(jié)合成詞。

 

答案:A,偶爾,間或。B,偶然,即偶爾這樣。C,遺憾。D,矜夸掩飾,意義同“矯飾”,矯揉造作。E,重視。F,回過頭看見。

 

12.指出下面句中加點代詞在文中的指代意義:

 

A.毋以是為我累。

 

B.吾問之,則曰:‘此死獄也,我求其生不得爾。

 

C.以其有得,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。

 

D.使其言然,吾不及見兒之立也,后當以我語告之。

 

解析:能否正解理解代詞的指代意義,在一定程度上衡量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,所以這也是高考常見的一個測試點。判斷代詞是否正確的一般方法是代入法。把代詞的意義代入原文,如果文意貫通而且符合句子本意,則是正確的,否則就是錯誤的。

 

答案:A,財物。B,他(為什么“廢而嘆”)。C,求其生。D,兒(即歐陽修)。

 

13.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“其”“之”二字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:

 

①昔常不足,而今有余,其何及也!        

 

②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。汝其勉之。

 

③自吾為汝家婦,不及事吾姑,然知汝父之能養(yǎng)也。

 

④利雖不得博于物,要其心之厚于仁

 

A.兩個“其”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,兩個“之”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。

 

B.兩個“其”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,兩個“之”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。

 

C.兩個“其”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,兩個“之”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。

 

D.兩個“其”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,兩個“之”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。

 

解析:①②句的“其”字都用作副詞,表感嘆和祈使語氣,③④句的“之”都用作助詞,置于主謂之間。

 

答案:B。

 

14.仔細理會下面句子的深刻含義,回答后面括弧內(nèi)的問題:

 

A.吾何恃而能自守耶?(請說說歐陽修的母親憑什么而“自守”?)

 

B.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,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。(歐陽修的母親為什么說“知汝父之必將有后”?)

 

C.祭而豐,不如養(yǎng)之薄也。(歐陽修父親的這句話對我們有什么深刻教示?)

 

D.吾雖不及事姑,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(yǎng)也。嗚呼!其心厚于仁者耶!(歐母是怎樣看出歐父“能養(yǎng)”、“心仁”?從這里看出歐母分析問題有什么高人之處?)

 

解析:這里列出的都是文中的重要語句,A是一個設(shè)問句,有領(lǐng)起下文的作用,閱讀時要理出對這個問句的答案。B句字面上講歐父必有后代,實際上是說歐父的高貴品德必有后繼者,閱讀時必須理解這個句子的深層意義。文章前有“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,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”句提起下文,后有“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”句呼應(yīng),概括中間的內(nèi)容,即可得出答案。C句要理解它的教育意義。D是一個概括性的語句,概括抽象的語句要能具體化,具體形象的語言要能抽象化,這是閱讀理解的深化。

 

答案:A,前面講,歐父“廉”,死后一無所有,所以歐母不能靠歐父的遺產(chǎn)而“自守”,那么靠什么呢?下文說“吾于汝父,知其一二,以有待于汝也”,所以歐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兒子繼承父親的高貴品德之上。B,歐母從“汝父之能養(yǎng)”“其心厚于仁”這兩點“知汝父之必將有后”,家庭有個好的傳統(tǒng),由此熏陶出來的兒子也一定會有好的品德。C,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與其父母去世之后,用豐厚的禮品祭祀,還不如父母在生之時用微薄的禮物服侍。曾子說:“椎牛祭墓,不如雞豚之逮親存。”也就是說:你宰了一只肥牛放在親人的墓前,還不如在親人生前時好好對待他,給他端上雞鴨之類菜肴。長輩撫育后人嘔心瀝血、含辛茹苦,如果在世時能得到晚輩的尊重和贍養(yǎng),這會比死后的“祭而豐”強得多,實在得多。與其在人死后隆重地大辦喪事,還不如在他生前盡點孝心。這句話在今天依然有很重大的教育意義。D“歲時祭祀,則必涕泣,曰:‘祭而豐,不如養(yǎng)之薄也’”,“間御酒食,則又涕泣,曰:‘昔常不足,而今有余,其何及也!’”由此“知汝父之能養(yǎng)”。“夜燭治官書,屢廢而嘆”,由此知“其心厚于仁者耶!”歐母說“其施于外事,吾不能知;其居于家,無所矜飾,而所為如此,是真發(fā)于中者耶!”歐母都是從歐父居家時的一些小事中見出歐父的高貴品德,可見歐母觀察人、觀察事物,善于以小見大,見微知著,具有很高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。

 

15.在這段文字里,歐陽修母親認為兒子應(yīng)該培養(yǎng)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什么?她教育兒子的方法有什么可取之處?對此,你有什么感想?

 

解析:本題第一問著重考查概括能力,第二問考查分析能力,第三問考查學(xué)以致用的應(yīng)用能力。

 

答案:歐母認為最重要的品德是為官要廉,為子要孝,為人要仁。歐母教育兒子的方法,一是用歐父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教育兒子,二是用自己“自守”的實際行動感染兒子。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(fā)是多方面的。首先它告訴我們每個家長都有“望子成龍”的思想,總是寄厚望于子女,但是對兒女的教育不能只重“才”,更重要的是必須重“德”。其次是對子女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嘴上,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行動,身教重于言教。父母自身做好了,有一個好的家風(fēng),兒女耳濡目染,日熏月陶,自然就會積習(xí)成俗,好的品德代代相傳。

 

16.這段文字在寫作方法上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是什么?試對此作些簡要分析。

 

解析:一是從分析文體入手,本文是一篇碑文(墓碑記),要記述亡父的生平事跡,但父親亡故時,歐陽修年僅四歲,無法知悉父親的生平行狀,所以作者避實就虛,從側(cè)面落筆。二是從分析內(nèi)容入手,本文重在贊頌亡父高貴品德,但并未一字敘及亡父生平功業(yè),而全是選擇家常平凡小事,以小見大。

 

答案:本文寫作特點,一是避實就虛,巧妙地以其母太夫人鄭氏之口,從側(cè)面落筆來寫父親。這樣既表現(xiàn)了父親的孝順與仁厚,同時又頌揚了母親的賢良;既表現(xiàn)了父母輩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又表現(xiàn)了母親對自己殷殷期盼。二是在選材上,都是些瑣事瑣談,不事描繪,而又句句入情。這些瑣事,看似信筆寫來,實則經(jīng)過精心篩選。歐陽修在《論尹師魯墓志》中曾指出寫人“其事不可遍舉,故舉其要者一二事以取信”,本文“為官廉、為子孝、為人仁”這三方面的典型事例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。

 

17.請以“烏鳥私情寫新篇”為題作文,文體不限,不少于800字。

 

解析:據(jù)說羊羔為了感謝母羊,每次都是跪下來吮奶。烏鴉為了感謝母鴉,長大后便將覓來的食物喂到年老體衰的母鴉口中,回報養(yǎng)育之恩。所以羊羔跪乳,烏鴉反哺,就成了兒女孝順父母的代名詞。是的,舐犢情深,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忘記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,生活中兒女孝順父母的事跡比比皆是,但是不孝之子,也屢見不鮮。寫寫這方面的文章,對我們的心靈進行一番拷問,還是很有意義的。

 

答案:略。


本文來自:逍遙右腦記憶 http://yy-art.cn/gaozhong/191072.html

相關(guān)閱讀:教你輕松掌握高中語文高效學(xué)習(xí)路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