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痛苦所發(fā)現(xiàn)的可愛的東西
[西班牙]加爾西拉索
我的痛苦所發(fā)現(xiàn)的可愛的東西,
當(dāng)上帝愿意時你們快活而又甜蜜,
你們都在我的記憶里
為了我的死亡而與它沆瀣一氣!
誰會告訴我,我為你們而感到
無比美好的往日的時刻
遲早有一天會變成對我
無比痛苦的折磨?
既然你漸漸給我的東西
會在一時間統(tǒng)統(tǒng)地拿去,
請把留給我的痛苦也一同帶走;
否則,我將會懷疑
你使我那么幸福是由于
你愿看到我死于痛苦的回憶。
(趙振江譯)
【賞析】
當(dāng)你失去了什么東西,是永久地失去了而每每回憶起它的時候,卻只有不幸和痛苦,那么你就能很好地理解詩人在此詩中所表達的無限傷痛了。
從前面八行,我們知道,這“可愛的東西”在那時候,是多么的快活甜蜜,而讓詩人感到生活的無比美好。然而失去后,卻在記憶里永存,像死亡一樣,或者說和死亡一起,折磨他摧毀他。
詩的后面六行是對失去的東西愛而生恨,憤怒地加以要求。要求也將痛苦帶走。我們不難看出,前面的“你們”,即“可愛的東西”便是曾經(jīng)的戀情,而這里的&ldquo,近義詞;你”便是已去的戀人。他們的戀情肯定是漫長而歷經(jīng)波折的,所以說“漸漸給我的東西”,那么失去也是瞬間的、徹底的,所以才寫“一時間統(tǒng)統(tǒng)地拿去”,應(yīng)該是指戀人的死亡。還有什么東西比“死亡”的毀滅性更迅速更徹底的呢?接著詩人以指責(zé)的口吻,請求戀人帶走這些痛苦的回憶,但這一切都是因為愛太深,過去太美好引起的。詩人怎么會真的把自己所承受的折磨歸咎于那段刻骨的愛情呢?那么到底是誰才是真正可指責(zé),該埋怨的?此詩雖沒有明確表示,但透過這些詩句,我們其實也能感受到。尤其是第二行中提到的“當(dāng)上帝愿意時”,看似輕描淡寫,但事實上詩人自始至終都在向主宰命運的那個神抱怨著。抱怨命運的無常和神的冷酷■所帶給人的痛苦,以及在命運面前人的渺小、人的無能為力。此外,詩人對死亡的態(tài)度,是比較復(fù)雜的。這在他別的詩中也能體現(xiàn)。他曾認為死亡會“結(jié)束一切苦難”,但同時又會帶走一切美好,所以也是令人恐懼的。在此詩中,詩人表現(xiàn)的是對死亡的憤怒和拒絕。一方面,它毀滅了他往日的幸福,當(dāng)然憤恨,另一方面,在第四行和最后一行詩句中,它總是和痛苦相伴相隨,既然詩人拒絕這樣的痛苦,也意味著同樣是在拒絕死亡。當(dāng)然拒絕是無望的,因為命運不可抗拒,死亡也是必然。所以此詩就是一種無望的?喊,這也恰恰是其感染力所在。
在此,我們可以感覺到,加爾西拉索的愛情詩,都融合著對命運和生死的帶有悲觀主義色彩的哲理性思考。(蔡瑋)
本文來自:逍遙右腦記憶 http://www.yy-art.cn/shiju/147334.html
相關(guān)閱讀:
可憐新月為誰好,無數(shù)晚山相對愁
豹——在巴黎動物園_詩歌鑒賞
江頭未是風(fēng)波惡,別有人間行路難
舟人那識傷心地,遙指前程是馬關(guā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