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詩人的《江城子?乙卯正月二十晝夜記夢》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?v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(xiāng),小軒窗,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賞析
宋神宗熙寧八年(1075),在密州(今山東諸城)任知州。此時人四十歲,標題上“乙卯”,指的就是這一年。題“記夢”,是夢后記事,內(nèi)容是“夢亡妻”。
“十年生死兩茫!,詞一開始即點出夫妻死別的時間--十年。蘇軾的妻子王弗死于治平二年,距詩人寫此詞時正好十年。十年時間,不管長短,都是有限的,但只就它橫亙在生與死之間這一點說,就是永無休止的了。誰都明確,生者與死者是永遠不能會見的。這里“生死”兩字,道出兩個世界,用得非常沉痛。使其后的“兩茫!辈粌H有了“全無所知”之感,而且有了“永無所知”之感!安凰剂,自難忘”,寫生者對死者的思念。“不”初看自圓其說,細心懂得,卻是詩人的更深一層的情懷。說不思量,等于思量。因為這種思念,既是一種有意識的每時每刻的思念,也是一種難以中止的無意識的思念,堪稱“此情無計可打消”(《一剪梅》)所以是“不思量,自難忘”!扒Ю锕聣,無處話凄涼”,王弗死后,遷葬于四川眉山(蘇軾的故鄉(xiāng)),而此時蘇軾則在密州任所,不止千里之隔。死者在千里之外,沒有昔日的伴侶近在眉睫相陪,九泉之下若有靈,連訴話凄涼的地方也沒有。這該如許孤寂清冷!至此,作者通過生者與死者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隔離,抒發(fā)了對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遠不得相逢的遺恨。“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!边@是詩人的一個設(shè)想!跋喾辍,死者仍然故我,而生者呢?這十年,正是繚繞變法,改革派與保守派的奮斗愈演愈烈的時候。蘇軾被卷進了這場漩渦之中,身不禁己,宦海沉浮,一直地放外任,左遷,流徙,歷盡蒼桑,備嘗艱苦,已是“塵滿面,鬢如霜”了。此時此刻,生者與死者若能相逢,也確定是“不識”了。這里有詩人的那種相逢不識的遺恨,更多的則是詩人回想舊事,倍覺辛酸的感慨。
下闋承接“相逢”寫夢,境換而意相連!耙箒碛膲艉鲞鄉(xiāng),小軒窗,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!闭怯捎凇安凰剂,自難忘”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惦念,才發(fā)生了詩人所繪下的夢幻。夫妻相逢在夢中,事實中時間與空間的間隔都沒有了。往昔的美妙時間呈現(xiàn)在面前--窗下,妻子對鏡理妝,仿佛是安謐、幸福的。然而,是“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”。這里與起句“十年生死兩茫!毕嘤成洹R徽f情思繚繞,惘然充實,一說縱使相逢,苦不堪言。夢究竟是夢,夢中還有著生死夫妻相逢的浪漫情調(diào),哪怕這種浪漫是苦澀的,悲愴的。而在現(xiàn)實中,丈夫?qū)ν銎薜牟豢梢种沟乃寄,則又是另一種情調(diào)了!傲系媚昴陻嗄c處,明月夜,短松崗!痹娙说乃悸酚只氐搅松祥牭摹扒Ю锕聣灐碧帯6趟蓫,即指王弗的墓地。唐代開元年間,幽州衙將張某之妻孔氏死后,一日忽從冢中出,題詩贈張曰:“欲知腸斷處,明月照松崗”。(《本領(lǐng)詩?征異第五》)蘇軾化用其意,遐想亡妻在清冷的月光下“千里孤墳”的凄涼處境。此典用得貼切,不著痕跡。并由于作者刻意用了“料得”這樣一個自動詞跟“年年”這樣一個漫長的時光單位,使之不僅含有死者對生者的悼念,而且增添了生者對逝世者的思念,使本詞產(chǎn)生了雙重的生死緬懷之情,詞的分量登時倍增。王弗十六歲時嫁給蘇軾,她天資伶俐,知書懂詩。據(jù)《侯鯖錄》記錄,在一個正月夜里,王弗見庭前梅花盛開,月色霽清,對蘇軾說:“春月勝與秋月色。秋色讓人慘凄,春月令人和悅?烧仝w德麟輩飲此花下!睎|坡聽了愉快地說:“此乃詩家語也!蓖醺ベt淑端莊,曾對蘇軾的事業(yè)、為人處事進行過屢次有識見的告誡、吩咐。這些都被蘇軾一往情深地寫進了王弗的墓志銘。這闡明,王弗生前,不然而蘇軾生活上的伴侶,而且是文學上的知音,事業(yè)上的賢內(nèi)助?蓱z的是王弗二十六歲時就辭世了。這無疑在生涯上、感情上對詩人都是一個繁重的打擊。正是因為與妻子的情篤,生者的懷念才是那樣的長久。這點在《江城子》詞中,表現(xiàn)得酣暢淋漓。
縱觀全詞,詩人用樸素無華、近似口語的言詞,寫實情真,記夢意深;虛實相間,輕重聯(lián)合,全無雕刻痕跡,卻意思深遠。詩人選用《江城子》詞調(diào)寫悼亡之作,恰到好處!督亲印吩~調(diào),但凡有韻腳的處所,皆為平聲,三、五、七言間用、迭用‘這樣音韻諧協(xié)而又起伏不平。從內(nèi)容上看,所表白的恰是深厚而又龐雜的情感。如上闋“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”,因為句式錯落,雖清楚如話,卻韻味醇厚,使人倍感沉痛。蘇軾在其后的一首與其胞弟子由久別相見的詩中曾有“猶勝相逢不相識,形容變盡語音存”,顯然不到達此種的意境。再如詩人化用“欲知腸斷處,明月照松崗”,填出“料得年年斷腸處,明月夜,短松崗”,與上闋中“千里孤墳,無處話悲涼”相響應,充足應用詞中是非句的優(yōu)點,使人讀后有一種回味無限的感觸。
以悼亡為題材作詞,在蘇軾是第一首,在詞的發(fā)展史上也是第一首。這在詞的內(nèi)容的開辟上有它的奇特意義。在這以前,文人填詞,凡波及女性的,大多為擺弄妓女之辭。由于詞多半為應歌而作,而歌詞者又大多為妓女之故。到了蘇軾開端有所改變,不完整為應歌而作,轉(zhuǎn)而表示她們的情懷。比方他的《賀新郎》(乳燕飛華屋)詞,通細致致的描述,使一個孤單、抑郁的?女形象躍然紙上!督亲印酚智斑M了一大步,豈但擴大了詞的題材,對詞的品德也有所進步。
蘇門六正人之一的曾用“有聲當徹天,有淚當徹泉”評贊此詞。讀此詞,確切能看到它字字都浸著血淚,聽到作者錐心裂肺的慟哭之聲。
本文來自:逍遙右腦記憶 http://yy-art.cn/shiju/87616.html
相關(guān)閱讀:《田家》譯文注釋_《田家》點評_聶夷中的詩詞
《郊行即事》譯文注釋_《郊行即事》點評_程顥的詩詞
《門有車馬客行》譯文注釋_《門有車馬客行》點評_陸機的詩詞
《瑤池》譯文注釋_《瑤池》點評_李商隱的詩詞
《秋日》譯文注釋_《秋日》點評_程顥的詩詞